一、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在担保合同被确认为无效之后,若债务人和担保人都存在过错,那么他们应依据自身的过失程度分别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倘若担保人在此过程中没有任何不当行为,那么就无需为该错误承担任何形式的民事后果。
反之,如果担保人的确存有过错,那他所要承受的民事责任也应仅限于那个无法由借款人偿还的那部分债务的1/3。
二、担保合同被认定无效后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
在担保合同被判定为无效效力之后,可能引发如下一系列的法律效果:
首先,若主合同仍然保持有效,但担保合同却被判定为无效,那么在此情况下,如果担保人存在着严重的过失,便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然而,根据相关条款规定,其所应承担的责任上限不会超出债务人无法完全偿还的那一部分债务的二分之一。
其次,当主合同无效,并由此产生了担保合同也随之无效时,若担保人同样存有过失,则其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无法完全偿还的那一部分债务的三分之一。
三、担保合同被确定无效后责任怎么划分
在保证合同被依法认定为无效之后,对于主要债务承担方所应承担之责任分配须视具体情形进行确定。
若担保责任人存在过错行为,其需承担的违约金应控制在债务人无法偿还的债务总额的三分之一以内;
相反地,倘若担保责任人并未犯错,则无需负起任何民事责任。
除此之外,假如主合同仍具有有效性且保证合同却被判定为无效,即便债权人并未有过失,担保责任人仍需和债务人共同承担对主合同债权人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需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当我们明晰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后,还需关注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比如,在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担保人的责任范围如何